2016年,崇川區總工會將以提升工會組織和工作的引領力、服務力、凝聚力、創新力為抓手,準瞄目標發力,凝聚發展合力,要求全區各級工會牢記新一年工會工作“四字訣”。
“學”-永恒學習提素質。干部自學,制定工會干部全年學習計劃并推薦學習書目,通過撰寫學習心得體會,開展學習交流互動及檢查考核將自學制度進行固化;領導導學,在班子成員例會、月度交流會、季度考評會等場合,由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就上級精神、熱點問題和工會業務帶頭導學示范引領;培訓學,全年制定區級工會干部、職工各類培訓計劃18場次,內容涉及紅色教育、勞模創新、班組、集體協商、寫作攝影等多個門類;參觀學,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一方面到工會工作優秀的先進地區進行學習,在走訪中有所感悟,一方面請各類專家學者到崇川區進行交流指點,以便改進我們的工作。
“展”-圍繞中心展風采。在創新驅動發展上,區總將在五一期間制作勞模創新工作室暨職工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展板和宣傳片,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大職工建功立業的濃厚氛圍;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上,以職工藝術團為基礎進行樞紐型工會文化建設,分期分批開展送戲下基層系列活動,豐富職工群眾精神需求和品味;在安全生產上,繼續抓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片區服務站建設,積極協助和參與職能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及時糾正和排除安全隱患。
“聚”-精準幫扶聚人心。一是在思想幫扶要精準。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對困難職工問題的重視,幫扶救助政策要及時向困難職工傳達到位,對于他們的思想顧慮要明確分析,及時消除,從而堅定信念;二是服務體系要精準。要全力打造區(縣)以上、街道(鄉鎮)、企業多級職工有形服務平臺,加強職工幫扶中心和站點的實體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三是幫扶項目要精準。要按照對困難職工家庭情況清、致困原因清、技術特長清、救助需求清、思想狀況清的標準,把工作重心下移,讓服務資源下沉,以困難職工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為指標,開展私人定制式的幫扶工作。
“創”-創新思路勇擔當-在原有科技創新、教研創新、服務(管理)創新三大集群的基礎上,繼續拓展集群化的廣度和深度,在帶頭人作用發揮、課題制定、成果轉化、經驗分享等方面加以明確和細化,建立跨區域、跨企業、跨行業的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園;擴大“金秋助學”范圍,突出助學重點,探索實行“一助一”托底助學,對考入大學的特困生實行一包“三年”、“四年”的全程救助。同時開展助學咨詢活動,及時指導幫助困難職工子女用好用足政府助學政策,并進行領導干部、基層工會結對幫扶。
(崇川區總工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