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的樂榮慶,所有雙弘公司的職工和同行業人士無不豎起大拇指夸他是一個學習的典范。因為他知道,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更新觀念、掌握前沿,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的主旋律、奏響時代的最強音,在他眼里學習就是企業與個人發展的源頭活水。
持之以恒的典范
一個人認真刻苦學習一天不算難,難的是十八年如一日的認真學,正是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為樂榮慶個人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01年2月,樂榮慶進入海安縣紡織一廠工作(現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前身),雖然當時是一個鄉鎮集體企業,但他看到了企業正蘊藏著一股蓬勃發展的前景。他被安排從事紡紗工藝技術工作,這是企業領導對他的信任。盡管在大學他學習了相關專業知識,但不久他就發現,學校的知識遠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為了不斷提升專業能力,18年間,他多次去各地圖書館查閱資料、購買紡紗專業書籍,訂閱《棉紡織技術》、《上海紡織科技》雜志,把可用的文章匯編成書,時常學習。他不斷向周圍同事、老師傅們請教學習,組織一起開展紡紗工藝技術研究,常常加班做對比實驗,反復地總結經驗、提煉精華,積累了大量數據和分析結論,形成了多本工藝筆記。他多次到全國其他同行企業、高校實地觀摩學習,拜訪了數十位行業專家名流,傾聽他們對紡紗工藝技術的真知灼見,汲取經驗。在學習與實踐紡紗專業的過程中,他目光沒有止于此,他分析公司未來發展更加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而“懂技術、會管理、敢創新”是高素質人才的體現。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際,他放棄觀看比賽的娛樂時間,利用晚間時間,開始學習質量管理、經濟管理、知識產權專業,2014年又考進南京大學學習工商管理本科專業,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與眼界。由于持之以恒的執著和磨練,樂榮慶先后獲得技師、紡織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經濟師、知識產權工程師等中級職稱或職業資格,并于2016年獲得紡織工程高級工程師,也造就了他成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南通市企業首席技師、南通市紡紗創新技能大師。
敢于創新的先鋒
“企業發展壯大的靈魂在于創新,沒有創新就是一灘死水,毫無生機?!边@是樂榮慶經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如果說學習的過程是積累,那么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創新。紡紗技術日新月異,樂榮慶始終以市場為導向,大膽技術創新,開發新的紡紗工藝。2011年,由他提出的纖維素纖維賽絡紡重定量紡紗方法,即“一種纖維素纖維紡紗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并在公司全面推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用工和能耗,項目榮獲海安市十佳職工科技創新成果。近年,他提出的“一種低捻高強紗及其紡紗工藝”、“一種儀綸與絲光羊毛纖維混紡紗線及其紡紗工藝”填補國內空白,可改善產品性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兩項技術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目前,該同志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項,并獲得授權發明專利7項,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公司核心競爭能力顯著增強。樂榮慶緊貼市場前沿,積極應用新材料、新工藝,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生產高、新、精、特的紗線新產品,目標引領市場,形成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他帶領新型纖維紡紗班組成員廣泛應用石墨烯錦綸、莫代爾、儀綸、天絲等新型纖維,開發生產具有綠色、環保、時尚等特色的新型纖維紗線50多只,其中被列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24只,有力的促進了企業產品結構轉型。目前,公司新產品產值率占四成以上,他負責的新型纖維紡紗班組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全國質量優秀小組,并先后榮獲省紡織技術創新獎7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他堅持用科學的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組織攻克質量難題,取得顯著效果,榮獲全國紡織質量管理成果一等獎2項、南通市質量管理先進成果10多項。他主動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協助制訂了國家標準1項、修訂行業標準6項,企業在行業的主導地位顯著提升。
善于分享的楷模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樂榮慶善于把工作的經驗進行總結分享,首先組織在內部分享,然后在行業交流發表,至今他在核心期刊及各類專業技術交流會上發表技術論文、報告30多篇。他日常工作記錄的試驗筆記和工作感悟嚴謹細致,條理分明,整理的技術資料匯編,全部裝訂成冊,成為同事們爭相學習的典籍。他品德高尚,無私奉獻,注重培養新人,樂于傳授他人技藝,近年來,他為企業培養6名工藝技術人員、15名檢驗技師,全部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作為江南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企業導師,他具體指導了12名本科生的實習和畢業設計,受到學校師生的普遍贊賞。樂榮慶的成長發展受到了行業專家的關注,2016年以來,他先后被邀請在全國紡紗創新技術研討會、在江南大學紡紗工藝與質量控制技術高級研修班、在行業標桿無錫一棉集團、在上海紗線國際展會、在全國棉紡行業設備升級研討會上分別作有關纖維混和技術、布面橫檔控制技術、紡紗高端產品創新、紡紗提質增效戰略實施等專題技術報告,得到了行業上下的高度認可。樂榮慶同志經常在外參加行業內外專業會議,他把每次會議都作為學習成長的機會,認真細致記錄每次會議內容,涉及與企業自身業務發展有關的內容,總是在第一時間整理匯編,形成報告,組織在企業內部與大家分享學習,共同進步。每年,他還自發組織企業職能管理人員、檢驗人員、營銷人員等,學習現代紡紗技術知識,學習紡紗質量控制知識,學習質量改進知識,幫助大家提升專業素質。多次在企業內外講課,樂榮慶已經成為企業職工心目中的“先生”。
正如清代鄭板橋的詩所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樂榮慶十八年如一日的始終堅守在紡紗技術創新崗位,保持以學為先、以學立身、學有所思、學以致用的學習信念,用他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一名新時代青年技術人員對學習孜孜不倦的態度,體現了他對事業不懈追求的精神。
(海安市曲塘鎮總工會 吉功明)